给予恰当的奖励与惩罚
奖励和惩罚作为外部的调控手段,不仅影响着认知、技能或策略的学习,而且对个体的态度与品德的形成也起到一定的作用。
奖励有物质的(如奖品),也有精神的(如言语鼓励);有内部的(如自豪感、满足感等),也有外部的;有个人的,也有集体的。给予奖励时,首先,要选择、确定可以得到奖励的道德行为。一般来讲,应奖励一些具体的道德行为。其次,应选择、给予恰当的奖励物。同一种奖励物,其效用可能因人而异,应考虑个体的实际情况,选用最有效的奖励物。最后,应强调内部奖励。应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强化,让学生亲身体验做出道德行为后的愉快感、自豪感、欣慰感,以此转化为产生道德行为的持久的内部动力。
虽然对惩罚的教育效果有不同看法,但从抑制不良行为的角度来看,惩罚还是有必要的,也是有助于良好的态度与品德形成的。当不良行为出现时,可以用两种惩罚方式,一是给予某种厌恶刺激,如批评、处分、舆论谴责等;二是取消个体喜爱的刺激或剥夺某种特权等,如不许参加某种娱乐性活动应严格避体罚或变相体罚,否则将损害学生的自尊,或导致更严重的不良行为,如攻击性行为。惩罚不是最终目的,给予惩罚时,教师应让学生认识到惩罚与错误的行为的关系,同时还要给学生指明改正的方向,或提供正确的、可替代的行为。
除上述所介绍的各种方法外,还有角色扮演、小组道德讨论等方法也很有效果。1.角色扮演。是通过充当或扮演某种角色,站在一个新的立场去体验、了解和领会别人的内心世界,理解自己反应的适当性,由此来增加扮演者的自我意识水平、移情能力,并改变其过去的行为方式,使之更适合自己的社会角色 。心理学家发现,在角色扮演中,个体往往有态度和品德的改变。如教师让淘气顽皮的青少年负责班级工作,青少年往往转变为遵守纪律者,行为由不合作而转变为主动合作。
1.小组道德讨论。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西方对青少年道德的认知发展及其教育的心理学问题提出了以小组讨论为形式,以两难道德故事为材料的道德教育模式,并相应在学校试设道德教育小组讨论课。通过这种方式,形成和改变个体的态度和品德。
河南普通话考试中心报名考试流程:
1、周一前提交报名资料(报名即送考试资料);
2、周四发考试具体时间通知;
3、周五出准考证;
4、周末考试!(郑重承诺:正规普通话报名、考试,欢迎监督)
报名咨询电话: 17737715951(微信同步)
报名咨询QQ: 15137563 QQ:1953503522